h1_key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恩智浦>恩智浦智能QUAD LIN收发器SJA1124
恩智浦智能QUAD LIN收发器SJA1124
2023-08-03 663次

 

  LIN总线系统是一种低成本的单线制方案,因此在车身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典型的LIN应用 (如座椅控制、照明和方向盘) 正在催生更多对更小材料开销和更低系统成本的需求。

  恩智浦最新的智能QUAD LIN收发器SJA1124为汽车电子控制单元 (ECU) 提供了一种将LIN总线连接到MCU的创新方法,以满足上述需求。

随着LIN总线的广泛使用,每个应用的LIN通道数量也在增加。与LIN节点的数量增加不同的是,这些应用的空间和物料清单通常会缩减以节省成本。恩智浦SJA1124 QUAD LIN收发器,具有集成的指令终端、LIN控制器和SPI转LIN网桥。这些功能为应用网络和MCU选项提供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带来多种优势。

 

  降低物料清单和成本

  传统的LIN指令终端由附加的分立组件构成,例如一个或两个上拉电阻和一个二极管。也就是说,一个四通道LIN指令应用最多需要八个上拉电阻和四个二极管,将占用大量的板上空间。

  图1为传统的LIN指令终端布局。为了减轻客户负担,恩智浦的T/SJA1124集成了LIN指令终止功能,并集成了高边开关来防止LIN接地短路。图2显示了恩智浦的T/SJA1124如何作为LIN指令工作,并由于内置指令的终止而保存物料清单。

  

 

1:常规LIN指令终止的示例

 

  需要的IO引脚较少:每个LIN通道至少需要两个引脚:TXD (传输引脚) 和RXD (接收引脚)。此外,可能需要一个或多个模式控制引脚,以将LIN收发器模式从低功耗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反之亦然。因此,对于具有多个LIN通道的应用,所需引脚的数量至少会增加2倍。对于八通道LIN应用,需要超过16个引脚。如果MCU引脚数已经很关键,则多LIN通道所需的大量引脚可能会迫使选择具有更多引脚且更昂贵的MCU版本(如有),但并非总是如此。这导致BOM以及系统成本显著增加。

  内置LIN控制器:作为片上外设的一部分,内置LIN协议控制器的可用数量通常取决于MCU系列的性能等级。也就是说,性能等级越低,MCU内集成的LIN控制器就越少。在多数LIN应用(如座椅开关、窗户和车顶控制)中,MCU通常是低端的,引脚数和LIN控制器有限。

  

 

2:内置LIN指令终止的示例

 

  集成LIN控制器和SPI-LIN高效通信

  如果LIN协议控制器可以移入LIN收发器怎么办?将LIN协议控制器集成到LIN收发器设备中,可以消除MCU和LIN收发器之间的TXD和RXD信号。相反,可以使用外设的标准MCU接口,例如SPI。像恩智浦的SJA1124一样,这种LIN设备一侧具有SPI,而另一侧具有LIN总线接口,被称为“SPI转LIN网桥”。

  通过恩智浦SJA1124的集成LIN协议控制器和SPI转LIN网桥,客户可以随意使用任意数量的LIN通道,并选择任何连接的MCU。下图3举例说明在多个SJA1124应用中如何使用SPI转LIN网桥。

  了解完整的概述,请下载SJA1124白皮书。

  LIN数据通信通过SPI实现,恩智浦SJA1124将SPI输入收到的传输数据流转换成LIN总线上的LIN命令帧。LIN总线上的数据流可以通过SPI读取。完整的LIN帧可以在一个SPI操作中传输。如图3中的示例所示,8个LIN通道可以使用两个SJA1124来构建。在这种配置下,SPI通信只需要5个MCU引脚 (时钟、数据输入、数据输出、芯片选择1和芯片选择2),而传统LIN设备则需要超过16个引脚。

  

 

3:两个SJA1124应用示例

 

  将SPI转LIN网桥作为多个LIN通道的MCU接口可以将重点放在SPI性能上,因为它可能会成为LIN数据流的挑战。换句话说,SPI运行时可能是限制数据吞吐量的因素。但是,SPI运行时取决于特定硬件 (MCU和SPI转LIN网桥) 和软件实现 (SPI处理程序/驱动程序)。通过MCU的SPI接口和软件实现,可以更好地管理这种挑战。

  综上所述,恩智浦SJA1124为任何MCU处理大量LIN指令通道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更灵活、更可扩展的可节省成本和空间的解决方案。

 

  • NXP恩智浦 MC13212R2
  • 在射频性能方面,MC13212R2 支持多种无线通信标准,包括 ZigBee、IEEE 802.15.4 等。这使得它能够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智能能源等领域。该芯片具有出色的接收灵敏度和发射功率,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可靠的通信。其接收灵敏度高达 -97dBm,确保了即使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也能稳定接收数据。发射功率可在多个级别进行调整,最高可达 +4dBm,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通信距离的需求。
    2024-09-10 235次
  • NXP恩智浦 MCIMX6D7CVT08AD
  • MCIMX6D7CVT08AD 基于先进的 ARMCortex-A9 内核架构,具备高效的运算能力和出色的低功耗特性。这款处理器采用了先进的制程工艺,在性能与功耗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为各种嵌入式设备的长时间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在处理性能方面,MCIMX6D7CVT08AD 的主频高达 800MHz,能够快速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它拥有强大的整数和浮点运算能力,适用于各种对运算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同时,该处理器还支持多核处理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灵活配置,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
    2024-09-10 248次
  • NXP恩智浦 MCIMX6U6AVM10AC
  • MCIMX6U6AVM10AC 基于先进的 ARMCortex-A9 内核架构,具有高效的运算能力和出色的低功耗特性。它采用了先进的制程工艺,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实现了完美的平衡。这款处理器的主频高达 1GHz,能够快速处理复杂的任务,为设备的流畅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09-10 492次
  • NXP恩智浦 MC908AZ60ACFUER
  • MC908AZ60ACFUER 采用高性能的 HC08 内核,运行频率高达 8.4MHz。这使得它能够快速处理各种复杂的任务,为设备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是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还是汽车电子等领域,这款微控制器都能轻松应对各种挑战。HCS08 内核具有先进的架构设计,包括多级流水线、哈佛结构和独立的数据与指令总线等。这些特性使得 MC908AZ60ACFUER 在执行指令时更加高效,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2024-09-06 512次
  • NXP恩智浦 MIMX8UX5AVLFZAC
  • MIMX8UX5AVLFZAC 采用先进的多核架构,集成了多个高性能的内核,包括 Arm Cortex-A72、Cortex-A53 和 Cortex-M7。这种组合使得处理器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能够充分发挥多核的优势,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   Cortex-A72 内核以其强大的性能和出色的能效比而著称,适用于处理高强度的计算任务。Cortex-A53 内核则在低功耗和高性能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可用于运行日常应用程序。而 Cortex-M7 内核则专注于实时性和低延迟的任务,为系统提供快速的响应能力。
    2024-09-06 247次

    万联芯微信公众号

    元器件现货+BOM配单+PCBA制造平台
    关注公众号,优惠活动早知道!
    10s
    温馨提示:
    订单商品问题请移至我的售后服务提交售后申请,其他需投诉问题可移至我的投诉提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您答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