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2位MCU芯片,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国内32位MCU芯片价格迅速上涨,特别是比较依赖国际品牌的芯片涨价更是厉害,像ST、XMP、这些MCU数量占据领先市场的头部公司,MCU芯片其昂贵的价格使得厂商迫切转向国产的MCU。
国内32位MCU芯片对比国际技术还是存在一点差距,国内32位MCU芯片在成本驱使下,现在不得不转头使用国内32位MCU芯片,那国内32位MCU芯片都有哪些公司呢?我们来看了解一下。
一、国内32位MCU芯片公司
1、GigaDevice(兆易创新)GD32系列
说起国内32位MCU芯片,可得先想到的是GigaDevice(兆易创新),在国产MCU芯片公司当中,GigaDevice(兆易创新)在国内32位MCU芯片市场排名第一,2013年的时候才发布第一款国内32位MCU芯片,截至2019年底国内32位MCU芯片就已超过了4亿颗,了解过它的发家史后你会发现它的成长堪称业界一代传奇。GigaDevice(兆易创新)业务涵盖flash、MCU、传感器三大领域,每个领域行业中佼佼者。如下图是GigaDevice(兆易创新)系列产品导航,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GigaDevice(兆易创新)就发布了全球首颗基于RISC-V内核的32位MCU芯片,使得基于RISC-V的 GD32VF103与GigaDevice(兆易创新)本身传统内核的MCU相比,最大动态电流和待机电流分别降低了50%和25%。因此有专家曾预算未来GigaDevice(兆易创新)市值过万亿级。
二、灵动微MM32系列
灵动微电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Arm® Keil®、IAR、SEGGER官方支持的本土MCU公司,依托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建立了独立、完整的通用MCU生态体系,可为客户提供从硬件芯片到软件算法、从参考方案到系统设计的全方位支持。据灵动微电子介绍,搭载Arm Cortex®-M系列内核的MM32系列MCU产品已量产200余款,累计交付数亿颗。近年来智能楼宇、安防和家居等工业市场对高性能MCU的需求日益增加,工业自动化升级改造、汽车电动化的快速渗透也进一步加剧了高端MCU用量的提升。基于此,灵动微电子推出面向高端应用市场的高性能MM32F5系列MCU。
目前已推出百余款MCU产品,如下图所示,灵动微电子目前已批量供货的基于ARM Cortex-M0及Cortex-M3 内核的MCU产品包括:针对通用高性能市场的MM32F系列,针对超低功耗及安全应用的MM32L系列,具有多种无线连接功能的MM32W系列,电机及电源专用的MM32SPIN系列,以及OTP型的MM32P系列等。
三、华大HC32系列
华大半导体,全名叫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它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整合旗下集成电路企业而组建的专业子集团,华大成立不久,才2014年在上海成立,专业从事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研发。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中国MCU用量约占全球MCU产出的三分之一。华大MCU—全球第十大MCU供应商?但长期以来,我国MCU市场被国外厂商主导,全球主要MCU厂商的产品,都可以在中国制造的设备中找到。随着国产MCU崛起,国外厂商正逐渐退出消费电子等应用的中低端市场,但在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领域——这两个市场均位列MCU应用细分市场规模前三——国外厂商并未退缩,反而加强投入,以期进一步拉大与本土厂商在该领域的差距,强化相对竞争优势,延续其在高端MCU市场的统治力。但是在MCU、功率器件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SIC)都有涉及,在MCU方面有超低功耗、有通用类以及电机类。
四、南京沁恒WCH系列
沁恒成立于2004年成立于江苏南京,它有自己的科技园,研发投入也比较大,每年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15%,主要业务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USB和PCI类接口芯片以及集成上述接口的单片机。
、
五、华芯微特SWM系列
华芯微特专注国内32位MCU芯片及应用方案的开发,虽然是在佛山,但是创立团队却是美国硅谷资深技术团队,它2014年才正式进入MCU产业, 目前有基于ARM Cortex-M0、M4内核国内32位MCU芯片。
国内32位MCU芯片还有很多公司,近年,国家发改委接连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城镇智慧化改造的通知。比如上海东软载波、航顺HK32、赛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