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器芯片(Isolator Chip),也称为数字隔离器(Digital Isolator)。
一、隔离器芯片原理
隔离器芯片的核心目的是在两个电气系统之间提供电气隔离,同时允许数字信号或数据(有时甚至是电源)穿越这个隔离屏障。隔离意味着两侧电路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没有共用的地线或电源),从而防止危险的电压、电流浪涌、地线环路干扰或噪声从一侧传递到另一侧,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并确保信号的完整性。
实现隔离的关键在于利用非导电的介质来传递信息。 主流技术有三种:
1、电容隔离 (Capacitive Isolation):
原理: 使用一对匹配的高压电容(通常由二氧化硅构成)嵌入在隔离层(如二氧化硅或聚酰亚胺)中。
信号传输: 发送端通过调制高频载波(如开关键控)将数字信号加载到电容的一个极板上。变化的电场通过隔离介质耦合到接收端的电容极板上。接收端电路解调这个高频信号,恢复出原始的数字信号。
特点: 速度高、功耗相对较低、集成度高、寿命长、抗磁干扰能力强。是目前最主流的技术。
2、磁隔离 (Magnetic / Inductive Isolation):
原理: 使用微型变压器(线圈)嵌入在隔离层中。
信号传输: 发送端的电流变化在变压器初级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磁场通过隔离介质(通常是聚酰亚胺或类似材料)耦合到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电压,接收端电路将其解调为数字信号。通常也使用高频载波调制技术。
特点: 速度高、功耗较低、抗电场干扰能力强。也非常主流。
3、光隔离 (Optical Isolation):
原理: 这是传统光耦的技术,但在单片隔离器芯片中也被集成。包含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电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它们之间是透光的绝缘隔离材料。
信号传输: 发送端的电信号驱动LED发光,光线穿过隔离层照射到光电探测器上,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特点: 技术成熟,隔离电压高。但在单片集成芯片中,相比电容/磁隔离,通常速度较慢、功耗较高、LED有老化问题、集成度相对较低。现在更多用于特殊高压或模拟隔离场合,数字领域被电容/磁隔离大量取代。
4、共同特点:
(1)、隔离屏障: 三种技术都依赖物理绝缘层(SiO2, Polyimide等)提供高电压隔离。
(2)、调制解调: 电容和磁隔离普遍采用高频载波调制技术(如OOK, PWM)来高效可靠地传递数字信号,克服了传统光耦LED开关速度慢的缺点。
(3)、集成化: 现代隔离器芯片将发送器、接收器、隔离介质、甚至电源转换器(DC-DC隔离)都集成在一个小型封装(如SOIC, SOIW)内,大大简化了设计。
(4)、高性能: 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低传输延迟、高共模瞬态抗扰度、宽工作温度范围等。
二、隔离器芯片的运用
隔离器芯片的应用极其广泛,主要集中在需要安全隔离、电平转换或消除噪声干扰的场合:
1、工业自动化和控制:
PLC输入/输出模块隔离。
电机驱动(变频器)中控制信号与高功率IGBT/MOSFET栅极驱动电路之间的隔离(防止高压击穿损坏控制器)。
传感器接口隔离(消除地线环路噪声)。
现场总线通信隔离(RS-485, CAN, Profibus等)。
2、电源管理:
开关电源中初级侧(高压)与次级侧(低压)之间的反馈信号隔离(如光耦的替代)。
隔离式DC-DC转换器中的控制信号隔离。
太阳能逆变器、UPS中的信号隔离。
3、医疗电子:
病人监护设备(心电图ECG、血压计等)中,将接触病人的部分(应用部分)与主设备及市电网络隔离,确保病人安全(符合医疗安规如IEC 60601-1)。
医疗成像设备内部不同子系统间的隔离。
4、汽车电子: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中高压电池管理系统与低压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隔离(CAN FD, SPC)。
车载充电器信号隔离。
电机控制器隔离。
符合汽车安全标准(ISO 26262)的功能安全应用。
5、通信设备:
基站电源隔离。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接口隔离(如以太网PHY隔离)。
隔离SPI, I2C, UART等接口。
6、测试与测量设备:
示波器、数据采集卡等前端输入通道隔离,防止被测设备损坏测试仪器,并提高测量精度(消除共模噪声)。
高精度仪器仪表内部敏感电路隔离。
消费电子 (特定应用):
带USB接口的智能家电或充电器,有时需要隔离以满足安全标准或防止噪声。
某些需要高可靠性的智能家居设备。
7、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逆变器内部的信号隔离(MPPT控制器与功率级之间,通信接口)。
三、主要品牌(制造商)
隔离器芯片市场由几家大型半导体公司主导,它们提供广泛的产品线和领先的技术:
1、Analog Devices:
技术: 同时拥有领先的电容隔离(iCoupler®)和磁隔离(isoPower®)技术,尤其在集成隔离电源方面很强。
特点: 产品线非常丰富,性能顶尖(高速度、高CMTI、高可靠性),广泛用于工业、汽车、医疗等高要求领域。代表系列:ADuMxxxx (数字隔离器), ADuM5xxx (隔离电源+信号)。
2、Texas Instruments:
技术: 主要采用电容隔离技术(SiO2电容屏障)。
特点: 产品线同样非常广泛,性价比高,市场占有率很大。提供从基础隔离器到集成电源、功能安全认证的高端产品。代表系列:ISO70xx, ISO67xx (基础数字隔离器), ISOW77xx (集成DC-DC隔离电源)。
3、Silicon Labs:
技术: 主要采用专利的电容隔离技术(CMOS工艺)。
特点: 以低功耗、高集成度、小尺寸著称,尤其在需要低功耗的IoT、便携设备应用中受欢迎。代表系列:Si86xx (数字隔离器)。
4、Infineon:
技术: 提供电容隔离产品(收购Cypress后获得)。
特点: 在汽车电子和工业功率控制领域实力强大,提供符合车规级(AEC-Q100)的产品。代表系列:ISOFACE™ (数字隔离器)。
5、NXP Semiconductors:
技术: 主要提供磁隔离产品。
特点: 在汽车CAN/LIN总线隔离等领域应用广泛。代表系列:MCU集成隔离或独立隔离器。
6、ROHM Semiconductor:
技术: 提供光耦兼容的容隔离产品。
特点: 强调作为传统光耦的“Pin-Pin”兼容替代品,方便设计替换升级。代表系列:BD7x系列。
7、Broadcom (Avago):
技术: 传统上是光耦市场的绝对领导者,现在也提供基于其光耦技术的单片集成数字隔离器(但市场主流已被电容/磁隔离占据)。
特点: 在高隔离电压、特定应用(如门极驱动光耦)仍有优势。代表系列:ACPL系列(光耦), ACNT系列(数字隔离器)。
8、Vishay:
技术: 传统光耦大厂,也提供一些数字隔离器产品。
9、国产厂商 (崛起中):
纳芯微电子:国内领先的隔离芯片供应商,产品线覆盖数字隔离器、隔离驱动、隔离采样、隔离接口等,技术实力强,应用广泛。
川土微电子:提供数字隔离器、隔离驱动等产品。
荣湃半导体:专注于电容隔离技术。
思瑞浦:提供隔离器等产品。
这些国产厂商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上进步迅速,性价比高,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并逐渐进入国际市场。
四、选择要点
选择隔离器芯片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和应用因素包括:
1、隔离耐压: 工作电压、耐受电压、浪涌电压(如VISO, VIOWM, VIOTM, VIOSM),需满足系统安全标准(如IEC 61010-1, IEC 60601-1, UL等)。
2、数据速率/传输延迟: 根据通信协议(如SPI, CAN FD, USB)要求选择足够速度的器件。
3、通道数和方向: 需要多少路隔离通道?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
4、共模瞬态抗扰度: 抵抗隔离屏障两侧快速电压变化(dV/dt)干扰的能力,越高越好(单位kV/µs)。
5、功耗: 尤其对电池供电设备很重要。
6、工作温度范围: 工业级(-40°C to +105/125°C)或汽车级(-40°C to +125/150°C)。
7、集成功能: 是否需要集成隔离电源?是否需要集成其他功能(如ADC、驱动器)?
8、安全认证: 是否通过VDE, UL, CSA, CQC等机构的安全认证?是否需要功能安全认证(如ISO 26262)?
9、封装: 尺寸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要求。
10、成本: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考虑。
五、总结
隔离器芯片是现代电子系统中保障安全、提升可靠性和信号完整性的关键元器件。电容隔离和磁隔离技术凭借其高性能、高集成度和长寿命已成为市场主流,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医疗、能源、通信等领域。国际大厂如ADI、TI、Silicon Labs等占据主导地位,但以纳芯微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正在快速崛起。工程师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隔离性能、速度、功耗、集成度、安全认证和成本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