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_key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新品资讯>致远MR6450系列RISC-V核心板高速数据处理
致远MR6450系列RISC-V核心板高速数据处理
2022-12-06 868次

  随着AIoT时代的到来,RISC-V作为新兴架构,其精简及开源的特性在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有很大的优势,为此ZLG致远电子推出MR6450系列RISC-V核心板,本文详细为大家介绍其具体参数与典型应用。

  MR6450系列核心板基于先楫半导体的HPM6450IVM1开发,主频高,支持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具有丰富的通信接口,适合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电机控制等应用场合。

  MR6450核心板性能如何?

  MR6450系列核心板基于先楫半导体的HPM6450IVM1开发,主频高,支持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具有丰富的通信接口,适合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电机控制等应用场合。


  核心特点:

  · 单核32位 RISC-V 处理器,816MHz主频,高于9000 CoreMark™和4500以上的DMIPS性能,支持双精度浮点运算、DSP扩展及硬件图形加速,内置大容量片上SRAM 2MB;

  · 板载8MB/32MB SDRAM,8MB QSPI Flash;

  · 支持2.4GHz WiFi 及Bluetooth 4.2;

  · 双千兆以太网,iperf测试带宽大于900Mbps,也可配置成百兆模式;

  · 支持IEEE 1588 PTP规范,时间同步精度可达17ns;

  · 四路CANFD接口,最高速率可达8Mbps;

  · 多种通信接口:15路UART,4路SPI,4路I2C;

  · 双路高速USB2.0,内置PHY;

  · 4个PWM定时器,调制精度可达2.5ns,3个12位ADC,1个16位ADC。

  RISC-V架构有什么优势?

  在介绍RISC-V架构优势之前,简单了解下RISC-V架构:

  RISC-V,一般被念做:risk five。V,即罗马数字5。该指令集是RISC系列指令集的第五代产品,诞生于2010年;

  RISC-V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它不是一款CPU芯片,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指令集,它是指令集规范和标准。

  RISC-V最大的特性在于精简及开源,可以避免专利和授权的问题,为一些像物联网对成本敏感的领域提供了新的选择。与上个世纪开始设计的x86和ARM指令集相比,在设计时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使其架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 更低成本、更灵活地针对不同应用领域进行处理器的定制和优化;

  · 提升编程效率。受益于精简的架构及模块化的特性,RISC-V架构的指令数目非常的简洁。基本的RISC-V指令数目仅有40多条,加上其他的模块化扩展指令也总共只有几十条指令。


  芯片介绍

  HPM6450IVM1是先楫半导体的高性能实时RISC-V微控制器,为工业自动化及边缘计算应用提供了极大的算力、高效的控制能力及丰富的多媒体功能。以下为HPM6450IVM1芯片功能框图:


致远MR6450系列RISC-V核心板高速数据处理
  应用案例—工业网关

  工业网关作为数据采集及数据转发的重要设备,它是实现工业互联的基础设备。实现工业网关至少应满足以下三大关键指标:

  1. 数据采集能力

  有更多的通信接口、更高的传输精度和采集速率。

  2. 可靠传输能力

  · 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及强抗电磁干扰能力;

  · 有多种通信方式,支持有线和无线互为备份,支持多中心通信,更加安全可靠。

  3. 边缘计算能力


  现场采集的实时数据需在网关内部进行本地存储、处理及分析后上传到后台服务器,减少单个传感器和后台服务器的计算负担。

而基于工业网关的应用,MR6450系列核心板能提供很匹配的解决方案。下面是基于MR6450核心板的一款协议转换网关的系统架构,该方案有一路隔离RS485、一路隔离CANFD及一路标准百兆以太网,具有灵活的配置功能,可轻松实现Modbus协议数据至CANFD数据间的无缝转换。



致远MR6450系列RISC-V核心板高速数据处理





  采用MR6450核心板的优势:

  UART、CAN、ADC、PWM等接口数量较多,其中ADC最高支持16位高精度 ADC 2MSPS,PWM调制精度可达2.5ns;2. 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且已通过EMC测试。支持千兆以太网及WiFi/Bluetooth通信方式,支持IEEE 1588,时间同步精度可达17ns;3. 支持双精度浮点运算及强大的DSP扩展,主频高达816MHz,创下了高达9220 CoreMark™ 和高达4651 DMIPS的MCU性能新记录。

  • 意法半导体STM32N657I0H3Q微控制器深度解析
  • STM32N657I0H3Q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高性能ARM Cortex-M55内核微控制器(MCU),属于STM32N6系列中的旗舰型号。该芯片采用16nm FinFET先进制程工艺,主频高达800MHz,集成4.2MB连续SRAM,并融合了神经网络加速器、图形处理单元(GPU)及多模态外设接口,专为实时信号处理、边缘AI及复杂嵌入式系统设计。
    2025-04-30 28次
  • 意法半导体STM32N655X0H3Q微控制器功能深度分析
  • STM32N655X0H3Q基于ARM® Cortex®-M55内核设计,主频高达800MHz,并集成Helium矢量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DSP级运算效率。该技术通过单指令多数据(SIMD)架构优化矢量运算,在音频处理、数字滤波等场景中可实现超40%的算法加速。
    2025-04-30 29次
  • 意法半导体STM32N655L0H3Q产品综合介绍
  • STM32N655L0H3Q基于意法半导体最新STM32N6系列设计,采用16nm FinFET先进工艺,搭载Arm Cortex-M55内核,主频高达800MHz,并集成ArmHelium矢量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信号处理能力和指令执行效率。其架构优化使得该芯片在复杂算法处理、高精度计算等场景下表现优异,例如在工业控制中可快速响应多任务调度需求。
    2025-04-30 33次
  • 意法半导体STM32N655A0H3Q:专为边缘AI应用设计
  • STM32N655A0H3Q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STM32N6系列高性能微控制器旗舰型号,专为边缘AI应用设计,结合了传统MCU的低功耗、高集成度特性与专用AI加速单元的算力优势,成为工业控制、智能终端及物联网领域的革新性解决方案。
    2025-04-30 30次
  • 意法半导体STM32N6首款‌边缘AI应用MCU系列详解
  • STM32N6系列是意法半导体(ST)推出的首款专为‌边缘AI应用‌设计的高性能微控制器(MCU),采用‌MCU+NPU异构架构‌,在低功耗、低成本基础上实现MPU级的AI算力。其核心亮点包括: ‌先进工艺‌:基于16nm FinFET工艺,显著提升能效与集成度。 ‌高性能内核‌:搭载800MHz主频的Arm®Cortex®-M55CPU,支持‌Helium矢量处理技术‌,强化DSP运算能力,可实现数据预处理与后处理。
    2025-04-30 34次

    万联芯微信公众号

    元器件现货+BOM配单+PCBA制造平台
    关注公众号,优惠活动早知道!
    10s
    温馨提示:
    订单商品问题请移至我的售后服务提交售后申请,其他需投诉问题可移至我的投诉提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您答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