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_key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英飞凌>SiC MOSFET的短沟道效应
SiC MOSFET的短沟道效应
2023-03-24 665次

Si IGBT和SiC沟槽MOSFET之间有许多电气及物理方面的差异,Practical Aspects and Body Diode Robustness of a 1200V SiC Trench MOSFET 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在SiC MOSFET中比较明显的短沟道效应、Vth滞回效应、短路特性以及体二极管的鲁棒性。直接翻译不免晦涩难懂,不如加入自己的理解,重新梳理一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今天我们着重看下第一部分——短沟道效应。

 

Si IGBT/MOSFET与SiC MOSFET,尽管衬底材料不一样,但是形成栅极氧化层的材料却是一样的——都是SiO2SiC-SiO2界面缺陷大于Si-SiO2界面,界面缺陷会降低反型层沟道迁移率,进而提高沟道电阻。对于SiC MOSFET,尽管人们花了很多精力来提高沟道迁移率,但其迁移率仍然远远低于硅的IGBT/MOSFET。

 

因此,商用SiC MOSFET会设计成具有相对较短的反型层沟道,以尽量减少其沟道电阻。对于1200V的SiC MOSFET来说,沟道电阻对整个RDS,on的贡献最大,这与高压Si MOSFET完全不同。此外,对于沟槽MOSFET,由于SiC漂移区厚度较低,基极掺杂较高,因此沟道区附近的电场强度(特别是在开关期间)比Si MOSFET高。为了保护栅极氧化物,必须有一个屏蔽结构,这在所有现代SiC MOSFET概念中都可以找到。与硅器件相比,上述效应导致了更明显的漏极势垒降低效应(DIBL-或短沟道效应)。DIBL效应的原理大家可以在百度搜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DIBL效应造成的明显的现象是——随着漏极-源极电压VDS的增加,栅-源极阈值电压VGS(th)会随之降低,见图1。

 

 

Fig.1:不同制造商1200V SiC MOSFET的VGS(th)曲线,Infineon-沟槽,M1-沟槽,M2-平面

 

 

 

DIBL效应和栅极电荷

 

由于上述的DIBL效应,与IGBT相比,SiC MOSFET的输出特性看起来有所不同。在相同VGS条件下,器件的饱和电流随VDS上升而上升。见图2。

 

 

2:45mΩ、1200V SiC沟槽MOSFET在25°C时不同VGS下的输出特性曲线。该特性是在短路状态下,通过非常短的脉冲测量的,并在考虑到测量期间温度上升的情况。

 

IGBT通常使用更长的反型沟道,沟道电阻对静态损耗来说是次要的。阻断状态下的电场较小,因此,DIBL效应较低,饱和电流不会随DS电压上升而变化太大。下图(左)是IGBT的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到,线性区和饱和区之间的分界点很清楚,曲线进入饱和状态之后的部分非常平坦,而SiC MOSFET的分界点则没那么明显,即使进入饱和状态,电流曲线仍有一定斜率的上升。

 

典型的IGBT输出特性曲线(左)与SiC MOSFET输出特性曲线(右)

 

由于SiC-MOS器件的VGS(th)随着漏极电压的增加而减少,饱和电流ID,sat上升得更明显,原因可参见以下公式,可以看到,饱和电流与过驱动电压(VGS-VGSth)的平方成正比。

 

 

其中k为一个常数

 

W-沟道宽度,µn-电子迁移率,Cox–栅氧化层电容,L–沟道长度

 

对系统进行短路保护设计必须考虑DIBL的影响。例如,我们需要知道直流母线电压下的退饱和电流水平。在器件设计中,可以通过更有效的p-屏蔽结构和更长的沟道来减少DIBL效应。然而,这两个参数也可能导致更高的RDS,on

 

DIBL的第二个效应可以通过图3中的栅极电荷曲线来观察。VDS变化期间的VGS是一个斜坡,而IGBT的典型栅极电荷曲线,这时是一个恒定的VGS值。

 

 

栅极电荷曲线对比:IGBT与SiC MOSFET

 

因此,在计算重要参数QGD时,使用斜坡时间段是不正确的。更合适的方法是将VDS波形与QG特性叠加在同一张图上,并如图3所示设置取值范围(取10%VDS~97%VDS)。

 

 

3:英飞凌45mΩ/1200V芯片的栅极电荷特性(蓝色),在800V、20A、25°C、VGS-5V→15V的情况下,开通时测量,利用VDS(红色)波形提取QGD

 

这其实是在对测得的小信号电容CGD进行积分。

 

 

上述方法可得45mΩ器件QGD13nC。从图3中还可以提取使VGS达到阈值水平所需的电荷(QGS,th,约18nC),可以发现QGD/QGS,th之比小于1。这有助于抑制寄生导通,即在VDS快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CGD给栅极充电的电荷量,小于使栅极电压VGS抬升至阈值VGSth的电荷量。

 

总结一下,商业化的SiC MOSFET普遍采用短沟道设计,用来降低导通电阻,这使得DIBL(漏致势垒降低效应)比较明显。SiC MOSFET中的DIBL效应首先表现在饱和电流随VDS上升而上升,其次表现在栅极电荷曲线中的米勒平台段呈斜线。从图中计算得出SiC的QGD需要将VDS与栅极电荷曲线叠加在一起,通过限定边界条件的方式得出。

 

  • 英飞凌的EiceDRIVER™高低边栅极驱动器IR2181STRPBF
  • 其中,英飞凌的EiceDRIVER™ 600 V 高低边栅极驱动器 IC(IR2181STRPBF),具有典型的 1.9 A 拉电流和 2.3 A 灌电流,具有更高的带载能力,可驱动 MOSFET和IGBT,为产品从开发设计到最终应用全面保驾护航。
    2023-12-27 448次
  • 英飞凌门极驱动正压对功率半导体性能影响
  • 对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来说,门极电压的取值对器件特性影响很大。以前曾经聊过门极负压对器件开关特性的影响,而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门极正电压对器件的影响。文章将会从导通损耗,开关损耗和短路性能来分别讨论。
    2023-12-22 421次
  • 英飞凌160V MOTIX™三相栅极驱动器IC
  • MOTIX™三相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6ED2742S01Q是英飞凌MOTIX™品牌的新成员,该品牌通过可扩展的产品组合提供低压电机控制解决方案。它是一款160V绝缘体上硅(SOI)栅极驱动器IC,采用5x5 mm² QFN-32封装,带有热效率高的裸露功率焊盘,并集成了电源管理单元(PMU)。
    2023-07-21 475次
  • 英飞凌6.5A,2300V单通道隔离式栅极驱动器评估板
  • 英飞凌6.5A,2300V单通道隔离式栅极驱动器评估板(配SiC MOSFET)。EVAL-1ED3142MX12F-SIC采用半桥电路,用两个栅极驱动IC 1ED3142MU12F来驱动IGBT、MOSFET和SiC MOSFET等功率开关。
    2023-06-28 535次
  • 英飞凌的 CoolSiC™ XHP™ 2 高功率模块
  •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在其 CoolSiC™功率模块产品组合中增加了两款新产品:FF2000UXTR33T2M1和 FF2600UXTR33T2M1。这些功率模块采用新开发的3.3kV CoolSiC™ MOSFET和英飞凌的.XT互连技术,封装为XHP™ 2,专门针对牵引应用量身定制。
    2023-06-28 510次

    万联芯微信公众号

    元器件现货+BOM配单+PCBA制造平台
    关注公众号,优惠活动早知道!
    10s
    温馨提示:
    订单商品问题请移至我的售后服务提交售后申请,其他需投诉问题可移至我的投诉提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您答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