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_key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就这?一文起底韩国“三巨头”的上位秘籍
就这?一文起底韩国“三巨头”的上位秘籍
2020-08-06 1651次

纵观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韩国企业必定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尤其在存储领域,聚集了三星、SK海力士和LG的韩国,可以说是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就领头羊三星电子来看,供应链垂直整合,内部奋斗与外部引进的整合,逆周期扩张策略,以及领导者的果决,是其崛起的成功关键。

总体而言,韩国半导体的快速发展坚持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坚持引进、合作与自主融合多措并举,同时也有抱团发展的特点。

来自面包板的博主草木本芯通过观察韩国科技巨头——三星电子的多元化的发展轨迹,简析了他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取胜关键,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韩国企业也处于顶级梯队,特别是在存储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霸主。韩国半导体的快速发展坚持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坚持引进、合作与自主融合多措并举,同时也有抱团发展的特点。就领头羊三星电子来说,供应链垂直整合,内部奋斗与外部引进的整合,反周期扩张策略以及坚强的领导者,是其能够崛起的成功经验。

三星是集团化大财阀,其中三星电子成立于1969年,是最大的子公司。三星电子涵盖图像显示器、IT解决方案、生活家电、无线、网络、半导体及显示面板等事业部体系,时至今日,其半导体、显示面板、被动元件、移动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基站及IT等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我们应深刻理解,三星电子帝国远非一夜造成,而是付出了长期的时间和极大的代价,才一步一步在质量、设计和创新等方面积累起优势。

最初,三星从零开始,向三洋和NEC等日企学习黑白电视和真空管的制造,同时不断拓展手表和收音机等产品线,1974年,其业务横向扩展至冰箱、空调和洗衣机产品线,也在这一年,三星开始探索消费电子领域的垂直整合,尤其是在半导体器件上积累力量。这个时间点把握的非常好,否则就很难有今日业界的地位,具体情况我们在分享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时候再对比介绍。1983年,三星开始制造PC,并在长期调研和准备后向日立(Hitach)、摩托罗拉等公司申请DRAM授权,无一例外遭到了拒绝。不过,幸运的三星获得了美光64K DRAM的授权,同时还获得了Zytrex公司高速MOS工艺的授权。

经过日夜奋战,三星在几个月内不仅造出了64K DRAM,研究团队还在逆向工程的基础上设计出了256K DRAM仅用两年左右时间就摆脱了授权费用,并开始DRAM代际突破,之后经过多年巨额投资,199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器芯片生产商,并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制造奠定了基础。另外在1992年,东芝为了应对英特尔的竞争而将NAND flash设计授权给三星,三星又一次快马加鞭地学习和赶超,十年后三星NAND flash市场份额达到了54%也即从2002年开始,三星成为全球DRAMNAND flash的霸主,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半导体器件上发力的同时,三星涉足车载电话研发,法宝依然是针对东芝的产品进行逆向工程,然而这一次,产品出现了严重质量缺陷。但团队没有放弃,又开始研究借鉴摩托罗拉手机的技术,并利用汉城奥运会的巨大商机,推销了几千台,可问题是质量依然不过关……手机业务还能继续下去吗?陷入困境的研发人员几乎要绝望了,但还是抱着放手一搏、虽败犹荣的信念,持续探寻手机信号不好的原因。另一方面,雄心万丈的李健熙和三星高层在多方调查和咨询后,也转变了过去多年靠低成本模仿发展的理念,决心走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发展路线,向员工提出“除了老婆和孩子,一切都要变”的要求,并向手机部门下达任务“到1994年生产出可与摩托罗拉相媲美的手机,否则就退出手机市场”。

最终,手机部门成功推出了SH-700SH-770 Anycall等产品,1995年三星取代摩托罗拉成为韩国手机市场的头牌,不过那段时间工厂依然曾因漏检而流出批量次品,所幸及时的补救、召回和批量销毁举措,及时挽救了声誉,强化了“质量第一”的公众印象。

此外,三星在1994年就开始跟英国ARM公司开展广泛合作,1996年将ASIC用在DVD-860上击败了东芝、松下和先锋等竞争者,并乘势将ASIC技术扩展到手机领域。三星手机逐渐成为多种先进半导体技术的集大成者:DRAMflashARM内核和ASIC,以及电视和显示器业务中的小型化LCD面板的加持,这是纵横交错的产品和技术完美融合的成果。

供应链的垂直整合最初是为了应对处于组装末端或低技术环节的被动局面以提升竞争力,比如存储、芯片、晶圆、显示面板等巨无霸业务,均是通过巨额投资和巨大代价才逐步积累起竞争优势。但在行业低谷或产品快速迭代时,会遇到产能闲置或技术过时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产能,Cover成本,稳定收益,紧跟行业节奏成了巨额投资绕不过的课题。

三星在DRAM获得成功后又第一时间把握了flash供应链的机遇,在学习了flash技术之后,于1999年推出了MP3播放器,并推出了一款带有集成MP3播放器和16/32MB flashPCS手机(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这有点左右互博的味道。两年后,苹果的ipod播放器也来了,三星以极大决心和诚意与苹果合作,开足马力为其供应flash,抢占了大部分市场。这一举措稳固了与业内领袖的合作,释放了晶圆产能,提升了制程工艺,真可谓一举多得。稍后几年,其Arm芯片也与iphone互相搭便车,并悄悄地将晶圆代工能力社会化,到2005年,宣布与高通合作。

在智能手机初世代,三星尝试了SymbianPalm OSWindows MobileJ2MEAndroid等各种系统,这既是迷失和资源的浪费,也充分体现了智慧和高明之处,后来事实证明,功能机一代雄主诺基亚出局了,老二三星却能“千年不朽”,甚至登顶。与此类似的还有数码相机业务,在智能手机之前数码相机相当火爆,三星也及时地跟进,并有所斩获。后来数码相机的大部分市场被手机抢占了,三星也就基本退出了。在终端产品上三星很少有像索尼、苹果那样的革命性原创,但前卫市场也从未缺席过,“可能会迟到,但从不缺席”这相当明显。智能手机从最初的模仿跟随、怀疑和白眼,到2014年获得近21%的市场份额和领导地位,20年纵横捭阖与设计创新,足以与世界上任何一家厂商相媲美。

手机和半导体行业瞬息万变,在许多情况下,三星既是零配件供应商又同时参与终端产品的竞争,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关系需要灵巧的艺术,更需要强大的实力。经过数十年持续不懈的努力,三星已能在存储器、面板、以及IC制程等多个环节对全球供应链进行支配,甲方终端客户为了实现产品领先和市场目标,还要时不时地倒过来求助于三星,而三星则稳坐钓鱼台,一方面兼顾自家终端产品和零配件的市场和技术、兼顾总的收益和长远收益;另一方面会平衡对各客户、同时也是竞争对手的支持力度,避免一家独大威胁到自身利益。为了集团利益的总目标,三星经常会灵活地调整应对策略。与此同时,三星的基带计划也酝酿了好几年,更先进的SoC之外,三星还决心进军智能手表和物联网等其它增长领域。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眼红人家躺着赚钱的好日子,正所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每家企业光鲜亮丽的背后也一定有惨痛的教训和血泪史,除前面提到早期移动电话业务遇到的质量关之外,三星DRAM业务在初期也经历了长期巨大的亏损,但李健熙等人通过对市场的深度研究,以及对技术优势的把握,下决心赌一把,采取反周期扩张策略,此前高价时缩减产能,积蓄资本,在行业低迷时低成本扩大扩大产能,低价消灭对手,几年后改变了竞争格局,获得定价权。半导体行业大约每10年一个荣枯周期,在每次行业低迷时,三星均会进行逆势扩张。这种策略可以说是三星成功的一大法宝,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资金、人才、技术储备和耐心等的配合。

三星显示面板业务的发展史也是对长期战略的一个佐证。面板产业链投资十分巨大,韩国企业采取了抱团发展的模式。1987年,当三星进入液晶面板(LCD)领域时,日企已深耕多年,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量产工艺能力,面板行业有着极高的技术和资本壁垒,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一不小心就会化为乌有。为了学习技术,三星在日本设立了一个研发机构,利用产业衰退期,雇佣失业的日本工程师,积累研发能力。与此同时广泛参与技术合作,签订长期合同,建立策略性联盟,进行业务垂直布局,一步步向主流靠拢。1995年和富士通签订交叉许可协议,1996年与美国康宁合资生产熔融玻璃基板,为实现面板业务的战略目标,三星各事业部通力协作,三星Techwin投资光刻机设备,三星显示制造彩色滤光片,而三星电子提供驱动电路。同时“反周期投资”帮助三星获得了巨大成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面板市场萧条,日系厂商面临窘境,三星、LG和现代果断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大尺寸生产线,一举扭转了局面,两年以后全面超越了日企。

韩企疯狂的投资让困境中的日企艰难度日,于是日企就扶植台企进行阻击,但预期目标未能实现。温情脉脉、狐疑不决从来都不是商战的本质。韩企率先在1998年建成3.5代线,2002年建成5代线,并将TFT-LCD成功引入彩电业。直到此时,产业先行者才真正回过神来,急红眼的夏普,直接越过5代线建6代线,此后几年三星和夏普展开投资竞赛,交替领先。但几年后,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了,行业再次大洗牌。此时,中国面板业供应链在饱经磨难、饱受劫掠后开始凤凰涅槃。如今液晶面板在电脑、电视、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移动多媒体、广告显示屏等大量电子产品上普及,同时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也逐步成熟,三星等韩企及时转型,在OLED面板领域重兵布局,在LCD领域进行战略大撤退。此外,三星的电子业务还在MLCC(多层陶瓷贴片电容)等被动元件、CISCMOS影像感测器)等领域也取得骄人成绩。

表面来看,三星简直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2019年日本宣布对韩企断供“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3种材料,其中氟聚酰亚胺(业内称为PI)是柔性OLED的基板材料,另外两种材料也是半导体制造不可或缺,这让三星后背直冒冷汗。同样受到威胁的还有SK海力士和LG等半导体企业。这再次印证了半导体供应链国际分工的精细性和复杂性,整个体系环环相扣,只要任一环节出现问题,产业就面临休克的威胁。有国际分工和充分竞争才能产生效率,但也带来了风险。一个经济体如何兼顾供应链的效率和管控风险?道理容易理解,但落到实处相当难,需要长期坚持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和持续发展,将这些精神和文化固化下来,避免半途而废,避免“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Gartner数据,2018年三星电子半导体营收达759亿美元,营收居全球第一位,市场份额达15.9%,而SK海力士(SKhynix)当年的营收达364亿美元,市场份额为7.6%,二者合并营收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SK海力士主要研制DRAMNAND Flash & CIS等半导体产品,营收居全球第三位,源于1983年成立的现代电子,1999年收购LG半导体,2001年从现代集团分离出来,更名为海力士半导体,2004年将系统IC业务出售给花旗集团,成为专业的存储器制造商,2012SK集团入主。LGD显示公司(LG Display)源于1985年的金星软件,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 面板、OLEDflexible显示器的领先制造商。另外知名的韩国半导体企业还有美格纳Magnachip,其源头属于1979年成立的LG半导体、以及2004年的海力士的一个业务部门,现在主要提供驱动IC和电源管理IC

三星、SK海力士和LG是韩国半导体业的三雄,这些龙头企业均从属于多元化经营的大财阀,不可忽视的还有,在当年产业化的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政府+大财团”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的高效融合。其今日之成果是由产业政策+企业家精神等因素共同造就的。财团的业务纵横交错,抱团发展,形成产业链集群,在数十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并爬升到全球第一梯队,掌握了定价权和战略主动权。整体来看,韩国半导体企业在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幸运的,外部没有“巴统”或“瓦森纳”之类技术禁运的桎梏。同时也应看到,领头羊三星电子历经半个世纪、两代人的接力奋斗,才崛起成为品牌、技术和供应链综合实力世界一流的企业。但即便如此,在瞬息万变和周期性极强的电子业,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强大如三星,一不留神,也还是会有断粮或局部休克的风险。

以上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镜鉴。

 

  • 和芯星通公司简介、GNSS产品、运用
  • 和芯星通(Unicore Communications)是一家专注于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中国企业,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以自主研发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芯片、模块和解决方案为核心,服务于多个行业,尤其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产业化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5-05-08 29次
  • U-BLOX GNSS产品及应用介绍
  • U-BLOX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全球领先定位与无线通信技术公司,其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产品以高精度、低功耗、高集成度和可靠性著称,广泛应用于汽车、物联网、工业、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2025-05-07 31次
  • 一文读懂芯讯通GNSS模组产品特点、运用
  • 芯讯通(SIMCom Wireless Solutions)是中国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供应商,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上海。其产品涵盖2G/3G/4G/5G、NB-IoT、Cat-M、Wi-Fi、蓝牙及GNSS定位模组,广泛应用于车载、智能表计、共享设备、工业物联网等领域。芯讯通的GNSS模组以“通信+定位一体化”为特色,尤其适合需要实时数据传输与高精度定位的物联网场景。
    2025-04-28 50次
  • 一文读懂GNSS模组产品分类、品牌、运用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提供地理定位、导航和时间同步服务的技术。常见的GNSS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BDS)。以下从产品、品牌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2025-04-28 94次
  • 時科再获华强电子网优秀国产品牌荣誉
  • 2025年4月11日,2025年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大会暨2024年度(第十七届)华强电子网优质供应商&电子元器件行业优秀国产品牌颁奖盛典在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成功举办。此次盛典吸引了业内众多领先企业与专家学者参与,分享产业发展趋势和未来机遇。时科公司历时四个月,经过企业提名、专家筛选、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四大环节,最终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华强电子网优秀国产品牌企业”大奖。这一殊荣的获得,不仅是对时科多年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在行业中的卓越贡献的认可。
    2025-04-17 60次

    万联芯微信公众号

    元器件现货+BOM配单+PCBA制造平台
    关注公众号,优惠活动早知道!
    10s
    温馨提示:
    订单商品问题请移至我的售后服务提交售后申请,其他需投诉问题可移至我的投诉提交,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您答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