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架构与工艺
UC6226芯片制程:采用28nm工艺,结合PMU电源管理单元设计,实现超低功耗与极致小型化,显著提升终端设备续航能力。
封装特性:QFN40封装(5.0×5.0×0.75mm),符合AEC-Q100车规级可靠性标准,适用于工业与车载场景。
多系统支持:兼容北斗(B1I/B1C)、GPS(L1)、GLONASS(G1)、Galileo(E1),支持最多三系统联合定位(北斗与GLONASS不可同时运行)。
二、性能与技术优势
功耗表现
捕获电流24mA(双系统联合),跟踪电流12mA,支持低功耗模式(GSE模式功耗<9mW),深睡眠模式电流低至10μA。
典型功耗比传统方案降低30%以上,适合穿戴设备与物联网终端。
灵敏度与抗干扰
跟踪灵敏度达-162dBm,冷启动灵敏度-147dBm,内置主动干扰信号检测与移除技术,适应复杂电磁环境。
扩展功能
集成Sensor Hub,支持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传感器数据融合,提升遮挡环境下的定位连续性。
支持AGNSS辅助定位,冷启动时间缩短至28秒以内(典型值)。
三、应用场景
领域 |
典型应用 |
适配方案 |
车载导航 |
高精度车道级定位、车联网通信模组 |
车规级版本适配AEC-Q100标准 |
物联网终端 |
共享单车、物流追踪器、NB-IoT模组 |
低功耗设计延长电池寿命 |
消费电子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 |
集成至Combo通信模组 |
四、开发与适配
评估套件(EVK):提供UC6226NIS EVK测试板,支持硬件连接配置、功耗测试及固件升级,配套软件UPrecise可实现星座视图分析与实时数据监控。
接口设计:双UART接口、支持外置LNA与RTC输入,兼容主流GNSS板卡设计规范。
五、市场竞争定位
成本优势:高集成设计减少外围器件,参考设计方案可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差异化功能:相比同类单频芯片,内置Sensor Hub与抗干扰模块,实现恶劣环境下定位性能提升。